大金字塔 ( The Great Pyramid )
基本資料
建造時間 : 約4500年前
原始高度 : 481.3949英呎
目前高度 : 450英呎
底座周長 : 3023.16英呎
由203階石塊堆成
總共用了230萬個石塊
總重量達600萬公噸
底面積13.1英畝
大金字塔是最大的金字塔 , 總重量達600萬公噸 , 比倫敦市所有建築物的總重量還重 . 大約由230萬塊石灰石及花崗岩堆砌而成 , 外表並且覆蓋一層光亮的覆面石 , 使得金字塔在陽光下燦爛奪目 , 金碧輝煌 , 因而得名 .
西元820年 , 開羅回教總都卡利夫 •阿爾瑪門 ( Caliph Al-Ma'mun )找到了現代考古學家所稱的「 瑪門穴 」( Ma'mun's Hole ) . 這條通道深入金字塔內部 , 並連接數條通道 . 而金字塔真正的入口 ,就在瑪門穴上方 , 離地表約55英呎的地方 .
從入口進入金字塔 , 一開始便是一條呈26度角傾斜的下坡道 , 直行而下 , 會遇到另一條上坡道 ; 直下更是一條通達金字塔底部 , 約350英呎長的下坡道 . 在通道盡頭 , 是一間位於金字塔正下方600英呎的石室 . 上坡道則是一條向上呈26度的通道 , 通道內很難讓人直立起身體 .
到達上坡道頂端後 , 迎面而來的正是有名的 " 大甬道 "( The Grand Gallery ) .同樣保持26度角向上爬升 . 大甬道的下方有另外一條水平的通道 , 通向南方, 高度為3英呎9英吋 , 長127 英呎 , 直通往所謂的 " 皇后殿 " , 在南北兩側 , 各有一條9英吋寬 , 8英吋高的通氣孔 . 值得注意的是 , 這兩條通氣孔並沒有連結到金字塔外 . 沒有人曉得原因 . 而皇后殿內則自金字塔發掘以來便空無一物 , 到底這個石室的建造目的是什麼 , 還是謎團 .
大甬道更是一大迷團 . 它的地板寬度有6英呎9英吋 , 牆壁高度有7英呎6英吋, 隨之而上的是七層石塊 , 每層向內伸出3英吋 , 直到頂部密合 , 高度則達到28英呎 . 大甬道全長達153英呎 , 內壁是用巨形磨光石灰岩板緊密接合而成 . 大甬道以26度的斜度向上延伸 , 又必須承受住在其上方百萬噸的重量 , 這種驚人的建築技巧及目的 , 實在是令人不解 .
大甬道的盡頭連接的是傳說中法老王屍體放置的 "王殿 " . 入口只有 3英呎6 英吋高 , 任何人進入都要彎著身體 . 進去不到4英呎 , 便有一間 " 前堂 " ( An-techamber ) , 高達12英呎 . 長約10英呎 . 橫向有四條縱向渠道 . 其中三條一路凹到地面 , 第四條 ( 最北的一條 ) 只挖到入口屋頂的高度 ( 3英呎6英吋 ) , 凹槽內還嵌有一塊6英呎高9英吋厚的巨形玄武岩石板 , 擋在入口前 , 僅留下 21英吋的空間 . 據專家解釋 , 這裡是放置防止盜墓者侵入的巨大石板的 , 石板在凹槽中由上向下降下 , 好像活門一樣 , 只是現在這些石板都不見蹤影 .它們哪裡去了呢 ?
進入王殿 , 見到的是以紅色花崗岩鋪陳的房間 . 它的長約34英呎4英吋 , 寬17英呎2英吋 , 高為19英呎1英吋 . 縱軸貫穿金字塔的東西向 . 地板用了15塊花崗岩石板 . 牆壁則用了100個大型石塊堆砌而成 , 每塊至少重70公噸 , 上下共五層 . 屋頂有九塊大石塊 , 每塊也至少有50公噸 , 由五道間隔牆支撐 .
王殿的西側擺放著一個花崗岩石棺 , 據相信是古夫王的石棺 . 石棺內部長6英呎6.6英吋 , 寬2英呎2.81英吋 , 深 2英呎10.42英吋 ; 外部則長為7英呎5.62英吋 , 寬3英呎2.5英吋 , 深3英呎5.31英吋 . 有趣的是 , 內容積為1166.4 公升 , 剛好是外容積2332.8公升的一半 , 巧合嗎 ?
王殿內南北方位同樣有兩條通氣孔 . 北通氣孔寬8英吋 , 高10英吋 , 長達200多英呎 , 直通金字塔外部 . 北通氣孔的仰角為32度30分 . 在金字塔時代 , 正好指向天龍座 ( Constellation of Draco ) 的主星 . 而南通氣孔則以45度角指向當時獵戶星座的Zeta星 ( 位於獵戶的腰帶 ) . 這是極為重要的一點 .
至於王殿有什麼特殊的呢 ? 首先 , 房間的高度正好是地板對角線的一半 ; 王殿為長方形 , 長寬比為一比二 , 正是希臘人發明的 " 黃金分割 " 比例 . 我們想像將地板化分為兩個正方形 , 每邊長度為 1 . 再各分為兩個長方形 , 如果將靠近王殿中心線的長方形的對角線旋轉到底邊上側 , 它的頂端所碰到底邊的那一點就是黃金分割比的分割點 . 又是一項巧合嗎 ?
離開大金字塔 , 接著往卡夫拉王金字塔去 , 看看這第二大金字塔的奧秘處 .